涞源县数学学科教研共同体五年级教研简 报

涞源县数学学科教研共同体五年级教研简 报

2020-06-26 12:05:50    作者: 全景王硕    阅读: (318)

 涞源县数学学科教研共同体五年级教研简报

  2020年6月17日          编辑:五年级数学组

     

   教研共同体活动依旧在进行,老师们也准时积极参加,每次活动都感触颇多。

《渗透“数学好玩”理念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同步教研活动心得

                                        实验小学   陈丽洁

    今天下午参加了陈舒婧老师关于“数学好玩”理念的同步教研活动,感受之余分享如下:

在活动中,陈老师说:在本册教材中,数学好玩,在第七单元之后,是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单元。“数学好玩”是陈省身教授提出的,他通过自己一分对于数学的研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了数学好玩的教学理念,对于人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让人们对数学学科形成了固化的认知,那就是抽象枯燥刻板,使孩子闷,对于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陈省身教授用这样简洁的词语来描绘,就是为了告诉孩子们----数学学习是充满乐趣的。同学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享受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数学世界过程中特有的内心体验,并且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带给孩子们欢乐,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学习也是乐趣无穷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渗透数学好玩的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于综合与实践提出的要求是什么?第一,学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实际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要了解解决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二学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是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的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给定的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一些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而在第二时段,主要以综合运用为主。在进行综合活动后,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中生活中包含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达到运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热爱之情。

在陈老师提出的综合实践的课型中,我认为动手操作型这类活动课常见的方式有制作实验测量等等,具体的活动有做一做,画一画,摆一摆,聊一聊等,这些活动都是动手操作性的活动,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课前要最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类活动课一般是小学生们展示一幅生活场景图,可以让学生们先观察图片,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可以从图片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找到信息与实际生活的相联系,在问题的引领下,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仅综合实践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内容,而且学习方式也应该是学生喜欢的期待的。

我们在教学时不要急于求成。重在积累活动经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交流收获,体会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要看到学生自己的作品和成果,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想。

 

心得体会

               银坊镇中心 景林林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学习者”。现在的教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条流动的河流”,要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教材将数学知识放于生活中,让学生亲临数学情境,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验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三、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用积极的评价,较多的运用鼓励性语言。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到今后的教学中。

 

同步教研心得

                                                     晶华学校  王萍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数学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字,数字的巧妙组合与各种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神秘、有趣、好玩的世界。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尽早进入这个好玩的世界,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孩子们终生受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现"数学之美"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活动的宗旨。数学是美的,因为"奥妙"而美,因为"简洁"而美,因为"朴实"而美。

小学数学同步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乌龙沟乡中心小学    宋东东

通过学习了《数学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的课程,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次学习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

教学中,首先进行了一组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通过说算理,在复习的同时为后面的新知探究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有了依据,从而降低了新知学习的难度,也很轻松的找到切入点,攻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再通过反复的不同形式的说算理来扎实方法,落实教学目标。之后,再通过试一试和巩固练习来实践应用方法,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掌握。

二、在自主探究中,倡导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老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强调“看谁的方法最多”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在交流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只要学生采用的方法合理、正确,则予以肯定,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

三、重、难点突破应结合教学实况,做到收放得当

本节课在重难点突破环节设计较为到位,但在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了,这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实践,而我却仍要按照课前设计说了又说,使得教学有些反复、枯燥,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具体学情及时调整教学。

     非常感谢老师对课程的分享,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深入的剖析教材,灵活应变,让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再迈新阶梯。

 

同步教研心得

               塔崖驿中心小学   杨艳芬

聆听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数学教研活动之后,我对小学数学学习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因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魅力。

之前也聆听过其他教师的课,通过这次活动,再一次接触了这一内容,发现每一个老师细心备课做足功夫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环节,是极具个人风格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学生一个个思维十分发散与活跃的对象,对于知识渴望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尽情发挥他们是教学主体的部分的作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每一名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将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与设计过程,也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效果。